• 校园主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所动态 > 正文

【外院】博雅讲坛第466讲

时间:2022-05-31 浏览量:[]次

5月27日下午3点,语言桥集团校企合作事业部总监李璐应邀做客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雅讲坛,为大家带来了题为“语言服务行业发展与职业规划”的讲座。因疫情防控要求,本次讲坛采取腾讯会议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肖开容教授主持,我院部分教师以及硕士研究生参与了线上学习。

主讲人介绍

李璐,语言桥集团校企合作事业部总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持有LCCI英国伦敦工商联会客户服务高级证书,CATTI三级笔译证书。曾任职于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四川省商务厅外贸服务中心。在语言服务行业有十七年语言培训、CATTI培训、人才培训、校企合作经验,也是多所高校校外导师与行业分享老师。

讲座实录

讲座伊始,李璐总监从宏观上介绍了语言服务行业的定义、市场规模、产业发展特征和语言服务岗位特征,并结合具体数据图表清晰地向同学们展现出了目前市场对翻译人才需求与日俱增的现状。李总监谈到,语言作为一个沟通工具,与各行各业有着紧密的联系,面对当下语言服务行业“单一人才多,复合人才少”的尴尬局面,她鼓励同学们尽量多走出校园,积极参与到各个行业的实践中去,努力成为语言功底强大、专业知识通晓、实践经验丰富的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此外,为使同学们更加契合未来翻译市场客户对人才的标准,李总监建议MTI专业学生在日常的翻译训练中可尝试采取小组协同合作的机制,充分利用CAT和语料库等翻译技术。

接着,李总监从微观上聚焦语言桥的发展,从单个企业来看整个翻译行业的发展。结合数据统计,她指出,在语言桥21年的笔译服务领域发展中,传统行业如装备制造、基建交通和文旅社科的翻译量因国际形势和MT冲击逐年减少,而多媒体、图书期刊、游戏动漫和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的翻译需求在后疫情时代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此外,语言桥业务中的中译英需求上升,英译中的需求下降;小语种比例增多;翻译技术占比增加;母语人员从业率提升;业务覆盖范围和类型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呈现更加广泛多样的特点。

最后,针对行业发展趋势和人员结构,李总监给线上的“准译者”们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既不可只注重技术,也不可不重视技术。二是要培养跨界学习与思考的融合力、自我解构的批判力、多维度学习与思考的纵横力以及勇于提出新方法、设想、观点的创新力。

探讨交流

李璐总监的分享结束后,线上的学生们就如何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和CATTI证书对于成为初级译员是否是必要条件这两个角度进行提问。李总监再一次强调“语言能力+专业技能+实践积累”的重要性。她谈到,MTI学生在打好语言功底的基础上,可以考取PMP项目管理资格证书,口语证书或感兴趣领域的相关技能证书等。类似CATTI等语言类证书不一定是必须项,但一定是加分项。此外,肖开容教授站在学院定位,向李璐总监咨询了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公司的招聘和实习方式,为今后我院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讲座尾声,肖开容教授对本次讲座做了总结,结合我院MTI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现状,指出了李总监的讲座对于他们的职业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最后,肖开容教授代表全体师生,再次感谢李璐总监的精彩演讲,并期待后续与语言桥进一步的校企合作。

结语

至此,第466期博雅论坛“语言服务行业发展与职业规划”圆满结束。李璐总监以语言桥作为切入点,看到了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从语言桥领域的划分和对工作的基本要求入手,结合行业特点为同学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相信通过李璐总监“干货满满”的精彩分享,大家受益匪浅。世界正在经历十分剧烈的变化,而语言服务行业正处于变化的最前沿,这对翻译专业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从业要求,希望同学们能未雨绸缪,努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供稿单位:外国语学院撰稿人:向小霞供图:向小霞审核老师:张琨、向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