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重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研究生在实践中学真知、炼本领、磨心性,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行动,为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学校组织开展了“研行万里—西部开发献青春,砥砺前行展新篇”2024年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组建37支校级实践队赴云、贵、川、渝等西部地区开展实践活动。
研究生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开设专栏持续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重庆考察时的重要指引。2024年7月2日,西南大学美美与共研究生美育服务队的18名志愿者来到宜宾市长宁县竹海镇开展了“西部开发献青春,砥砺前行展新篇”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竹海镇中心小学(即西南大学侯光炯小学)的240余名学生精心设计了乡土美育浸润课堂,将传统文化、科技智能与科学家精神交叉融合,以塑艺术之“形”,铸内在之“魂”的浸润行动诠释了“光炯精神”,为孩子们提供了有温度、有厚度、更有深度的本土美育体验。
聚焦核心素养 设计艺术课程活力课堂
实践队以侯光炯院士在宜宾时期的人、事、物、景为载体,围绕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四大核心素养,开设了泥塑、岩彩、书法、绘本、长卷、AI创作等具有美育特色的课程,结合当地的实际学情,分八个班级进行同步教学。
在以侯光炯终生研究对象“土壤”为主题的美育课程中,岩彩组带领孩子们实地取材,将岩石、土壤制作成颜料,以笔记本、筒靴、眼镜等工作物件为对象进行创作,用生活小物件传递科学家精神;雕塑组则以“父母的模样”为主题,带领留守儿童用泥巴共塑记忆中的父母,以指尖传递情感,表达思念之情。在以当地特色“竹文化”为主题的美育课程中,师生在竹简上写诗,用AI技术共同探索竹工艺品的创新设计,让艺术在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中焕发新的生命力。此外,全体师生合力创作了一幅侯光炯在田野上讲解土壤知识的生动画卷,加深了同学们对“光炯精神”的理解,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科技兴国的种子。
图1:美育课堂——泥塑课
图2:美育课堂——岩彩课
实地走访调研,探寻科学家精神
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从艺术和人文视角出发,拜访了竹海镇传统竹雕手艺人,与民间艺人热情交流,深入调研了传统竹雕工艺的制作流程和传承困境。随后,志愿者们前往侯光炯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挖掘与侯老相关的符号元素,切身感受了侯老勇于攀登科研高峰,不求索取、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
图3:实践队参观侯光炯纪念馆
打造艺术展示空间,营造校园美育文化氛围
7月4日,由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共青团西南大学委员会、西南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西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共青团宜宾市长宁县委员会共同打造的“光炯精神·乡土美术展”在竹海镇中心小学开幕,集中展出了60余件美育课堂作品和志愿者以“光炯精神”和竹海镇山水风光、人文情怀为载体创作的在地写生作品,艺术语言新颖,文化立意深远。展览开幕式上,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杨剑致欢迎辞,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张瑜将师生合力绘制的主题长卷等作品赠予竹海镇中心小学,西南大学团委书记于涛讲话并宣布展览开幕。
图4:实践队成员与侯光炯小学学生合影
图5:张瑜向竹海镇中心小学赠送师生共绘长卷
让艺术之花在乡村绽放,用科学家精神滋养孩童成长。据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子上好社会实践这堂“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大学生到乡村开展美育实践活动,今年是学院研究生走进乡村开办美术展览的第二年。本次实践联动西南大学美美与共美育服务社和学院刘强副教授研究生导学团队,以“科学家精神”为切入点,所提供的美育浸润服务不仅是对“光炯精神”的崇高致敬,同时激发了乡村孩童对美的追求与创造,为留守儿童的假期带来了点滴温暖,真正实现了“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助力乡村美育提质发展”。
图6:“光炯精神·乡土美术展”开幕式合影
投稿单位: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通讯员:尹梓君
撰稿:朝柯力、刘馨艺、李育荣
摄影:李育荣、谢宏韬
审核:张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