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主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扬帆计划系列报道之六 | 西南大学2024年第十届中日教育交流会研学营圆满结束

时间:2024-11-21 浏览量:[]次

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和深化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全面提高全校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为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保障。研究生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启动研究生国际青年胜任力“扬帆”计划,精心策划组织研究生赴日参与第十届中日教育交流会——中日学生交流会研学活动,通过国际研学拓展文化视野与知识边界,为全面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锻造兼具人文素养、卓越品质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年精英贡献力量。本次研学活动时间为2024年11月8日至12日,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相关老师的带领下,10名来自不同培养单位的优秀博士生开启了一场文化交融与智慧碰撞的研学之旅。

一、漫步东京顶尖学府

11月9日上午,研学团在当地留学生的带领下参观了早稻田大学与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素有“亚洲私立第一学府”之称,以其卓越的教学质量与科研实力闻名于世。团队成员沉浸于早稻田大学的著名建筑坐标大隈讲堂的庄严与村上春树图书馆的静谧之间,感受着教育学部的深厚底蕴。随后,又继续漫游于东京大学,赤门的古朴、安田礼堂的庄重、三四郎池的宁静与中央食堂的温馨,共同编织成一幅幅百年学府的壮丽画卷。大学之大,非楼之广,而在于大师之众,东京大学乃是培育日本顶尖学者的摇篮,共有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出自该校;大学之重,非钱之多,而在于底蕴之厚,两所高校道路两侧随处可见三四人合抱粗的银杏树,枝干虬曲苍劲,参天耸立,无不显示着其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学术氛围。它们以自由与沉淀的气质,深深触动了每一位访问者的心灵。

二、中日学生教育交流会的思想与智慧的碰撞

11月9日上午,由株式会社GES(中日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第十届中日教育交流会——中日学生交流峰会正式举行。300多名中日高校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开幕式上,中日文化交流中心创始人伊藤修一先生以“蝴蝶效应”为引言,结合自身在中国访学的宝贵经历,深情寄语中国学生。他希望通过本次交流会,能够加深中日两国学生之间的文化理解与友谊,共同推动两国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随后,中日交流企业界代表吴先超先生就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问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他深入剖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及世界格局的深远影响,为同学们带来了前沿技术的最新动态与深刻洞见。

网络名人代表涉谷露娜女士则以其独特的视角与生动的经历,向同学们分享了选择到中国留学的初衷与在中国社交平台做自媒体的点滴故事。她表示,在中国的留学经历不仅让她打破了固有的价值观束缚,更让她亲身体验了作为少数群体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真实的中国。此外,中日文化交流中心代表李欣立先生也分享了他在日本留学与创业的宝贵经历,并邀请了四位朋友围绕留学体验展开了精彩的分享与交流。

下午,中日学生参会代表围绕“音乐与国际理解”、“人工智能与未来工作”、“游戏的未来与国际合作”、“环境问题与学生的角色”、“动画与全球文化交流”等五个议题展开了激烈的分组讨论。15组代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我校博士生赵珩舟、牛金鹏作为小组代表就“人工智能与未来工作”“环境问题与学生的角色”两个话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说。闭幕式上,中日两国学生代表以精彩的现场表演为本次交流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1月12日,为期五天的研学活动落下帷幕,团队师生安全返校。此次研学活动所传递的友谊、理解和合作的精神将长久地留在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心中,未来大家将继续秉持开放的理念和积极求学的精神,加强文明互鉴互信,为推动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三、心得感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日文化的交流、早稻田大隈讲堂具有特色的尖塔设计、东京大学红色的赤门、东京列车、流动的浮云……一点一滴都是宝贵的回忆,这样的经历开拓了自己的眼界,让我能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并站在更广阔的位置不断去探索、思考、发现、正所谓学有所思,行有所获。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曹渡帆

在与日方小伙伴探讨、交流期间,既让我感受到了同为年轻人的友善、谦让、礼貌,也让我体会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与人思考方式与思维范式的差异与不同,更是让我从其他国家人眼中看到了不一样的强大的中国及厚重的中国文化。此次交流活动让我对两国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我们的世界来自于自我的认知、来自于我们的态度和看法,跳脱出自己已有的认知,去更广阔的世界里增长知识、拓宽格局和视野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这大概就是交流学习的意义所在。

——马克思主义学院 穆佳滢

参观早稻田大学和东京大学时,感受到日本高等教育的严谨与创新,校园内学术氛围浓厚,自由且充满活力。交流过程中,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尤为重要,无论在学术报告中还是与国际学者的交流中,流利的英语表达让人更加自信,意识到语言是沟通与学习的重要工具,也是我未来需要加强的部分。这次日本之行不仅让我在学术上获益良多,也在文化上得到熏陶,期待未来有机会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继续探索与学习。

——地理科学学院 严燕

在第十届中日交流峰会上,我于东京国际交流馆发表演讲,与中日学生共话未来,这一经历让我深受触动。站在国际舞台上,我分享了小组成员们对人工智能与未来工作的看法,感受到了跨文化沟通的力量。与中日同龄人的深入交流,让我领略了不同文化的魅力,也意识到我们共同拥有的对知识的追求与对和平的向往。此次旅行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尽管文化背景各异,但通过真诚沟通与相互理解,我们能够跨越隔阂,共同构建更加和谐的世界。

——教育学部 赵珩舟


来源:2024年第十届中日教育交流会研学营

供稿:李晓静 穆佳滢

供图:颜嘉敏 严燕

校审:邓媛